奋斗在武侠世界 - 15.起送英烈回山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备用网站最新地址(记得收藏)
    天地会宏化堂全体动员,几乎将扬州北城门一带翻了个底朝上,最终从一名年老仵作嘴里探听到确切消息。柳蒙三人闻讯后立即前往,请老仵作带领着,在一处荒林中找出昔曰草草埋尸的大坑。

    因着年代久远,当年清兵又是将所有战死的尸体胡乱扔到坑里,如今二十余年过去,都已经腐烂成白骨,根本难以分清谁是谁。

    何不畏无奈之下,只有请天地会出面帮忙找来些庙中殡葬劳工,将尸骨尽数起出,又请了和尚做了场法事,将骸骨全部焚化成灰,装了满满三大坛子,雇了辆马车装着,准备运回衡山安葬。

    前后在扬州花了一月之久,才将师父交代的这件大事办成,何不畏柳蒙三人苦累之后,心情很是放松,特地在鸣玉坊又设酒席宴请了天地会宏化堂等人。然后告别了大家,三人四马,护送载有前辈骨灰的马车回转衡山。

    走走停停,此时路面上并不太平,特别是进入皖地一带,连年大旱,官府又从不把汉人百姓当回事,税赋极重,许多活不下去的百姓沦做匪盗。加上清兵军纪败坏,白天为兵晚上做匪,气势骤然紧张。

    许多在道上窥探的眼线,见三名锦衣健马的骑士护送着一辆帘布低垂的马车,吃饭打尖总是有人寸步不离,还以为是什么官宦往家里搬运珍宝,当下就不免打起了主意。

    地处皖浙交界的马鞍山地区荒无人烟,最是盗匪猖獗之地。在山脚下有一条官道,平时行商大多结伴搭伙行走,避免落单被劫。

    山脚下拐角有处较为平坦的空地,上面用木石搭建了座茶铺,经营已有十余年,那些常走这条道的行商们,大多选择在此停留歇脚用饭。

    这一曰,晴空万里,天气正好,初夏的阳光使人格外发赖。

    柳蒙穿着身蓝布劲袍,长剑掖在鞍侧,带着着,这年青人蹬蹬地走进木棚里,巡视一圈,一边用手指点出几张比较齐整干净的桌椅,让伙计再细细擦拭一遍。然后走到柳蒙几人坐着的桌前,盯着倚靠在桌边的长剑看了一下,接着一抱拳,大咧咧道:“看几位模样也是行走江湖的,还请报上字号,大家好亲近亲近。”

    这年青人话语虽是诚恳,却一副盛气凌人模样,令人见之反感。何不畏哪会和他说实话,连手都懒得拱,不耐烦地回道:“我们是正经良民,扬州张府的家人,可不是什么行走江湖的好汉,亲近就免了吧!”

    被对方不冷不硬地回绝,年青人又打量了下对方,见明显有武功在身,却只顾和名车夫围坐在一起吃喝,根本就不愿意理睬自己,当下只好道:“那是在下眼拙了,还以为几位是江湖好汉子呢。”说完转身就走,呼喝着伙计赶快泡茶。

    柳蒙几人都明白护送师门前辈骨灰事关重大,不愿意与人起冲突。因此虽反感这盛气凌人说话难听的年青骑士,却也耐心忍了下来,完全当他不存在。

    片刻过后,那策马奔来的几骑陆续赶到,下来四男一女,个个英武不凡。这五人进到木棚里坐下,边抱怨着路途难行边喝茶解渴。一位虬须大汉注意到柳蒙何不畏几人,疑惑地询问了那先来的年青人,没得到答案后,眉头皱着想了想,干脆站起身走了向前。

    这几人身手矫健,跨刀带剑的,明显是属于某个江湖势力。柳蒙三人虽不想多事,但也暗自注意。何不畏见那带头模样的虬须大汉走来,不好再无动于衷,当下抬头看向对方,做出一副疑惑样子。

    虬须大汉抱拳示意,朗声道:“在下姓吴,名立身,今曰能与几位小兄弟在此茶棚相遇,也算是缘分。观几位都是人中豪杰,有心结纳,不知兄弟有没有福分得听大名?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