妲己的诅咒 - 第一章 老庙里的道士
“苏道长在吗?”
坐落于老庙山下的圣母庙山门外,康子山从汽车上跳下来,大声喊道。
这是位于巩县仁里小关区外的一座寺庙。
寺庙的历史,已无从考究,反正从康子山的曾祖辈时,寺庙就已经存在。听老辈人说,这圣母庙当年香火很旺盛。但是随着连年的战乱和灾祸,昔年香火旺盛的圣母娘娘庙,现如今变得破败不堪,早已没落。
庙里的僧人,不知去了何方。
不过大约在四年前,一个姓苏的道士来到这里,之后就定居在寺庙中。
道士花钱修整了寺庙,除了供奉原先的圣母娘娘外,又增加了三清神像。
他为人低调,偶尔出门去集市上买些东西,大部分时间都在庙里。
他识文断字,为人也很和善。
附近十里八村的人找他帮忙写信,他也从不推辞。逢年过节,他还会写一些对联送人。渐渐地,小关区的人也就默认了他的存在,把他视作小关人。
康子山,是康店人,早年从康店迁来小关。
他是巩县鼎鼎大名的康百万家族的族人,但并非直系。康百万,传承至今已有十八代,在巩县很有影响力。‘康百万’之名,源自老佛爷慈禧太后。据说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,老佛爷一路向西逃跑,路过巩县时,康家又是修桥又是铺路,让老佛爷非常欢喜,于是称赞说:没想到这巩县还有一个百万富翁啊!于是乎,康家就有了康百万之名。
东边一个刘,西边一个张,中间还有个康百万!
康家富庶之名,可说是人尽皆知。可是,就是因为太有名了,以至于后来被各种盘剥,渐趋没落。在之后,康家子弟逐渐离开康店,谋求其他的生路。康子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随家人离开,迁居到了小关。
“苏道长,在不在?我是小康啊!”
老庙的山门,吱呀一声打开,从里面走出了一个道人。
“子山,你喊个球,这里是圣母庙,你就不能庄重点吗?”
道士的年纪,大约在三十出头,一身道装,带着一着‘请教’,但却是一副‘快来夸我的表情’。
“,?”
女人用的是瘦金体楷书,但字字透力,柔媚中更不是英气,显示出非凡功底。
苏文星笑道:“好字,幼君的字越发好了,我怕是比不得。”
“嘻嘻,谁让你天天舞刀弄枪,不好好读书呢?”
“好,等这次任务回来,我一定会听你的话,好好读书!”
“我等你回来!”
女人的笑容更加甜美,苏文星不禁为之迷醉。
可突然间,一声枪响。
换上一身戎装的女人,胸口处崩出一朵血花。
她睁大眼睛看着他,脸上仍旧笑容灿烂。
“幼君!”
苏文星忍不住伸出手大声喊叫,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,令他难以忍受。
女人,消失不见。
他仍旧身处厢房里,坐在火炕上,却是泪流满面。
那种心痛的感觉,仍格外清晰。六年了,已经过去六年了,他确始终无法忘怀当年的一幕幕景象。
苏文星出生于河南温县的一个富商之家,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。
十岁那年,他被一个游方道士收在门下,学艺六载。原本,他可以无忧无虑的继续这种生活。可谁想到在他游学的时候,一场灾难突然降临。
时军阀四起,战乱不止。
苏家在一场战火中,遭遇灭顶之灾,举家罹难。
当苏文星得到消息赶回家时,昔日华美的宅院,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。父亲、母亲、小妈以及两个弟弟都死了。他最疼爱的小妹,虽然没有找到尸体,可按照当时的说法,在那种混乱的局势下,也凶多吉少。
满怀一腔愤恨,他和青梅竹马的爱人踏上了南下革命的道路。
在一个偶然的机会,苏文星加入了孙中山的卫队,成为总统卫队的成员,并且从一个普通的卫士,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军官。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变故,他如今很可能已经是执掌一支部队的将军……
大总统病逝,民党内部分裂。
他的妻子李幼君,因派系斗争意外罹难。
苏文星想要为妻子报仇,却被人以‘大义’劝阻。心灰意冷之下,他退出了民党,开始四处流浪。1927年,他路过三门峡,遇到了当年传授他武艺的道士师父。在师父的请求下,苏文星也留下来,协助师父练兵。
谁料想,中原大战的战火席卷三门峡。
师父被三门峡军阀任应岐暗杀,部队随之四分五裂。
这也让苏文星深受打击,甚至开始怀疑自己,是不是那传说中的丧门星?
从那以后,苏文星换上了道装,拿着师父留下的出家度牒,自号王屋山苏道人,在巩县老庙落脚,开始了他隐姓埋名,不理世事的生活。
四载隐居,原以为已超脱世外。
谁料想这一封电报,搅乱了他原本平静的心境。
也许是四年修道让他练成了道心,苏文星有一种预感,平静的生活即将远去。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